上海市江寧學校垃圾分類減量工作推進
文章來源:上海市江寧學校
2019-07-04 14:26:39
上海市江寧學校垃圾分類減量工作推進。垃圾分類,看似小事情,實則大文明。去年,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時強調“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”。作為上海這一文明城市中的一員,上海市江寧學校少先隊向全體師生發出了:見“圾”行事,“桶”治地球的行動倡議,打響了垃圾分類的發令槍、吹響了沖鋒號,形成江寧分類新時尚。
加強宣傳,讓垃圾找到“家”
舉辦以“綠色低碳、環保健康”為主題的垃圾分類宣傳,引領全校教職員工認識到“垃圾分類”的重要性,學會“垃圾分類”的基本知識。利用升旗儀式、紅領巾廣播、黑板報、專題教育課時間集中宣傳。各班召開主題班會,通過生動的表演、視頻、講座、游戲等形式,以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“垃圾”為例,教會學生分清哪些是可回收、不可回收,有毒有害、無毒無害,干、濕垃圾的類別,讓學生們了解、識別各類垃圾桶,讓垃圾找到“家”。
志愿服務,江寧“綠委會”在行動
在分年級志愿崗位中增設學生環保志愿者隊伍一一江寧“綠委會”,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與責任意識。綠委員們在校內負責“垃圾分類”活動的宣導和監督。校外,以假日小隊的形式與社區居委會志愿者一起,定期清理街道垃圾,協助社區做好垃圾分類工作。
公益活動,分類資源奉獻愛心
與公益學堂結合,以“圖書飄流”、“手拉手互動”等方式,開展分類資源獻愛心活動。中學部學生將用過的課本、參考資料和礦泉水瓶子等整理后賣給回收站,所得善款捐贈給慈善基金會。小學部同學將部分“班級圖書角”的書籍捐獻給貧困山區和西藏結對學校的學生,“垃圾分類”與公益活動相結合更有意義。
環保達人,賦予垃圾“新生命”
與科技、藝術月結合開展活動,對可回收物進行一番“大改造”。如用廢紙制作模型教具,用各種紙盒進行手工制作,用舊報紙做條百褶裙,用廢舊光盤把自己COSPLAY成“鎧甲勇士”,用礦泉水瓶制作了一個“多功能電話筆筒”等,同學們讓垃圾變廢為寶,重新煥發生機, “垃圾分類”與環?;顒酉嘟Y合更有意思。
實踐探索,強化課題研究
開展雛鷹假日小隊和社團活動,豐富學生的實踐體驗。學校的“蟲蟲別動隊”小社團,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,積極參與所在社區的垃圾分類,并在校內外的活動中參與宣傳。通過實地走訪,了解在垃圾分類環節中所有的參與者,了解各利益相關者對垃圾分類的看法和經驗,形成相關研究報告、視頻、訪談記錄等。
全校師生積極響應這次見“圾”行事,“桶”治地球的行動倡議,充分發揮全國優秀少先隊大隊的先鋒引領,以少先隊活動的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為活動載體,通過小手牽大手,輻射家庭和社區,營造生活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,樹立綠色低碳、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。